蚌埠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情况

从行业发展规模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运营规模、客运量、在建线路长度、规划线路长度均创历史新高。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格局正在形成。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17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17年末,中国内地共34个城市已经开通并投入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开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达5032.7公里,均创历史新高。从运营线网里程看,有14个城市形成100公里以上线网规模,上海和北京分别以732.2公里、685.1公里大幅领先全国,运营线网持续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格局已初步实现。

从行业发展类型看,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线路制式多样化,已开通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全自动导向轨道系统等七种制式。其中,地铁、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占比最多且增长较快,截至2017年末,地铁、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分别占比77.1%、10%、4.9%,2017年分别新增线路714.9公里、89.8公里、57.8公里,增幅分别为22.6%、21.8%、31.3%。

从区域布局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区域性特点显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重点城市。未来东部地区仍将是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最多的区域。中部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仍以北京地区为重要发展区域,天津地区也在大力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未来3年也将有3条新线开通运营。其他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省会和经济发达城市为主。

从行业技术发展看,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推进了地铁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智慧地铁出行生态体系逐步形成。我国12个城市规划了“十三五”建设自动运行系统(FAO)的线路共1150公里。此外互联互通技术因其能有效缓解换乘压力,方便乘客出行,实现资源共享,改善运能均衡性,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 

从岗位变化看,新技术和新设备会直接带来新岗位和原有岗位的复合,但无论是新岗位还是岗位复合,其岗位技能要求仍然是基于原有岗位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转化。在全自动线路情况下,形成了多职能岗位,包括站控、列控、巡站等岗位,其职能是列车司机、车站值班员、站务员、车站机电设备维修工及信号、供电、车辆等工作内容的重新划分组合,这对于技能员工的工作技术能力要求更高,工作内容更复杂。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