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简介
蚌埠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国家统招资格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被列为省、市两级“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是蚌埠市区唯一一所以市名命名的工科大专院校,淮上区唯一的一所高校。学院坐落于皖北重镇、美丽珠城—蚌埠市淮上区淮河北岸,交通便利,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名家办学,专家治校。北京京师中教集团有限公司是学院举办者,实施集团化办学战略,具备丰富的办学经验。2018年在四川成立了德阳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与蚌埠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互为姊妹院校。学院与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轨道交通类专业处于国内顶尖水平的西南交通大学建立了深厚而广泛的联系;学院组建了以西南交通大学专家、教授为主体的战略发展委员会;西南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顺洪教授担任学院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聘请了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原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高波教授任院长。这些专家、教授为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立德铸魂,敦学笃教。学院现有教师105人,其中副高及以上教师3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35人,“双师型”教师20人,并聘用17名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业负责人及辅导员20人。所有教学单位负责人和专业建设负责人都具有高级职称,为学院实施高质量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着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使命,以“修德、明志、笃学、担当”为校训;确立“真心育人、真情施教、真爱笃行”三真教风;“勤奋学习、勤于思考、勤肯实践”的三勤学风;探索创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同质、融合发展”的办学模式;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按照“行业标准引领,专业岗位对接”实施教育教学,实现“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育人目标。
智慧校园,赋能成长。学院总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现已建成一期占地面积344亩,一期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5亿元。按照一流高水平职业大学标准建设,学院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场地和设施,十二层图书馆巍然耸立;教学楼、实验实训楼、产教融合楼、室内体育馆等彰显实力;风雨操场、学生公寓、师生餐厅、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一应俱全;能够满足万名学生的教育教学、文体活动和生活服务需要,是安徽省十四五规划建设期间“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标准最高”的新建高职院校。
对接需求,深化内涵。学院确立了“工科专业为主,城市轨道交通为特色,经济管理与人文艺术类专业协调发展”思路,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龙头,建设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计算机与信息、电子商务、旅游与艺术等专业群,突出内涵建设和专业实践能力。学院开设有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2025年新开设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紧跟时代与区域发展需求,特色鲜明、前瞻性强,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圆满完成2024年省教育厅下达我校招生计划1800人,全部录满,报到率达85%,同比安徽省同类型高职院校,学院在投档人数、录取最低分数线、生源质量等方面位居前列。
搭建平台,服务社会。学院牵头联合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共计100余家单位成立了安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先后与西南交通大学、安徽大学、奇瑞集团、安徽丰原集团、比亚迪集团、中国铁建、中铁四局以及南京、天津、南昌等地的地铁集团签订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协议,努力实现办学顺应产业“动”,专业围着市场“走”,人才培养“三业”(产业、专业、就业)联通,为产教深度融搭建了合平台,不仅全面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开辟了未来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宽广通道,还实现了地方产业发展、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双向奔赴”。同时,借助职教集团优势,加强与头部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努力推动头部企业落户蚌埠,进一步助推地方经济繁荣发展。
学院着眼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立足皖北、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力争经过五年建设,建设成专业结构科学合理、轨道交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